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规文件 > 规范性文件

 阳泉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

阳泉市政府 www.yq.gov.cn 2016-09-30 17:07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建设山西省科技创新试点市,全面完成建设创新型城市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根据《山西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阳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大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市本级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总计达到1.4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增加56.3%。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16项,获得经费资助1.6亿元。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有序推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体现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3.8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0.63%。“十二五”期间,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机制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搭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资体系。在全省设立了首家阳泉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每年度为科技型企业融资贷款不少于6000万元。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吸收社会民间资本,设立了全省首支地市级高新技术投资发展基金,用于科技型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阳泉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引导和培育11家科技型企业在Q板实现挂牌上市。在新三板股权交易市场,两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一五”末的5家发展到32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3%。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科普基地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4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4家。同时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省级创客空间2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基地1家。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诸多领域具备了独立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的能力,创新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90%以上的项目由企业承担。以企业为主体,全市共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支持29项,获得资助资金2851万元。其中山西中科春明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钛酸锶与铝酸镧薄膜制备技术及器件开发”成为我市首次获得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山西华通蓝天环保有限公司承担的“超细粉煤灰综合利用”成为我市首个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项目。山西中科春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成为我市首个获得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产品。山西中兴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世界唯一量产高新材料“纳米洋葱碳”的企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4项,其中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5项,阳泉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219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超过了95%。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003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5件。五年全市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84项,技术交易额773万元,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2.45亿元。“十二五”期间,以“十个一”、“五小”竞赛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成绩斐然,全市共有300余家企业开展此项活动,参与职工达到50余万人次,产生创新项目4975项,催生创新成果603项,经济效益达到5.08亿元。

  3、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全市实施了“3+N”农业产业现代化工程,围绕平定县以畜牧业为主导、盂县以核桃产业为主导、郊区以设施蔬菜和蛋鸡养殖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实施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开发和区域产业带的优势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阳泉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五年来,围绕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在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农业项目培育、农业机械化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等方面,全市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项目549项,其中包括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3项,国家星火项目7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4项,省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165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30项。在市本级布局实施的农业科技项目中,共实施了星火项目270项,农业攻关项目20项,成果推广项目35项,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项目5项。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出台了《阳泉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办法》,评选出了阳泉市养蜂技术推广站等10家优秀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阳泉鑫源世纪农业有限公司等20家优秀科技经合与经营组织,通过示范和推广先进、科学的服务、经营模式,带动全市农业向高效、特色、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

  4、科技服务体系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现有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3家,孵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200余家。其中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阳泉市高新技术创业园,入孵和毕业企业100余家,建立了高温耐火材料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现场总线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在全省较早地建立了第一家众创空间,成立了创客协会,成立了山西省耐火材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新设立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阳泉市产业高度契合。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培训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2万余人次。在晋京科技合作中,先后引进了合作项目近100余项,项目涉及现代农业、耐火窑炉改造、矿山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此外,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也继续向纵深发展,引进了包括山西省百人计划、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全固态激光器、纳米碳材料制备技术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合作项目正逐步实现产业化。“十二五”期间,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突破8万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约2.5万人,有着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外地高端人才达1000余人。

  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省对科技创新的安排部署,先后出台了20多项配套的政策、规划、办法,从政策、资本、人才、科技合作、空间等方面,持续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区域创新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出台了《阳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阳泉市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细化工作方案》、《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全省率先改革、全面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战略部署,并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市。制定了《阳泉市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阳泉市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划》、《阳泉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办法》、《阳泉市科技惠民计划实施办法》,对全市主要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定了发展路线图。完善了《关于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实施意见》,市政府、省科技厅与北京市科委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晋京科技合作的框架协议》,推动了以晋京科技合作为重点的产学研交流向纵深发展,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优质外部资源。出台了《阳泉市东城科技创新园发展规划》,对科技发展的空间、区域和资源要素等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制定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实施办法》,对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存在问题

  “十二五”以来,阳泉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创新发展基础薄弱,创新资源匮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载体较少。二是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科技研发能力不高,科技研发创新供给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三是科技投入较少,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创新核心竞争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偏少,水平偏低。四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还未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等。

  (三)形势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交叉融合,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带动众多学科和技术群体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不断突破、相互融合,成为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大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催生大量新型服务与应用。分布式、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以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演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推动健康、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显,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行动。美国连续三次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德国连续颁布三次高技术战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工业4.0计划;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部署出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科技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阳泉市具有鲜明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是太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朝东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中青、济、石、太发展轴上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国家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将持续增强,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将不断向中西部转移,这些条件将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阳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依煤而建,因煤而兴,一煤独大,传统产业占比偏大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严峻现实,决定了我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走出资源型经济困境,使资源型经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阳泉市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逐步衰减,面临着资源瓶颈制约、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未来五年,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新兴产业的技术跨越,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先行先试,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争取到2020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为全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进行试点探索,全面建成创新型城市,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效能,围绕产业重大和共性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突破,走上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增长道路。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支撑平台,引导社会要素投向科技创新。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遵循科技发展内在规律,根据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人才资源等条件,聚集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基础好、条件趋于成熟的产业和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全面带动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原则。构建和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科技合作与交流新模式,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的原则。以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进展。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激活社会创新活力,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大产业和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普遍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进步水平与综合创新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和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到2020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要达到1.2%以上,全社会研发要素活跃,创新能力提高。

  ——围绕重点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着力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组织实施30个以上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值达到10%。 

  ——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2家,市级2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占比超过15%。建立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15家。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区的功能完备的科技孵化体系及科技创新体系。

  ——全社会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1.5件,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7000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提前规划,重点支持,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一)工业科技领域

  按照“稳定煤炭、加快电力、扩大煤化、做强装备、创新冶金、重组耐材、做大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统筹做好煤与非煤两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以煤炭绿色开采、冶金、电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工业产业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高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重点产业能耗、排放进一步下降。

  1、煤炭产业

  依托科技创新,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集群创新能力。探索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大力发展煤炭绿色加工技术,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和煤炭低碳利用技术,加快煤炭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洁净化、多元化、高端化发展。重点研发先进煤炭集约绿色开采与装备技术,实现煤炭开采工艺现代化,提高煤炭生产回采率。研发高可靠性的采掘和运输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化综采设备,普及无人化采煤工艺在井下的应用,提升矿井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采用压裂增透消突,沿空留巷,岩巷快速掘进,采空侧巷道支护等新技术,提高矿井生产科技水平。开发大型现代化选煤设备,积极推广煤炭提质、煤炭洁净化生产技术,开发现代化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完成煤炭分质分级和提质。研究矿井瓦斯、煤岩动力、突水、自然火灾及热害等灾害防治技术,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保障技术,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降低煤矿各类事故和风险的发生。研究煤炭生产设备降耗节能技术,工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煤炭及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电力产业

  抓住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煤电产业和光伏、风能、瓦斯、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围绕煤电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需求,重点在发电系统、智能电网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和CO2捕集利用封存系统等四个方向开展创新研发。开展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煤炭发电节能提效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大型低热值煤发电锅炉的研制与开发,提升燃煤发电技术水平。开展电源侧发电控制优化、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研发,促进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发展,全面提高电网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力利用能效。研究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高效、低成本脱尘技术,开展低成本高效烟气消除、污染物治理的整套设备研制,研发CO2大规模捕集及纯化关键技术,CO2驱油、驱气与封存技术,CO2高附加值化学转化利用技术,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3、煤层气产业

  提前布局科研资源,在煤层气资源勘查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煤层气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煤层气储运及利用技术创新等三个重点方向开展创新研发。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气成藏赋存规律和勘探技术理论,加强煤层气钻井、压裂、开采、抽采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开采技术水平。加强低浓度煤层气输送和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煤层气储运环节的安全监测、实时监测以及高吸附储运技术研究,提升煤层气管网配套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测技术水平。开展含氧煤层气脱氧、甲烷/氮气高效分离浓缩、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乏风催化燃烧减排、煤层气固体燃料电池发电、煤层气催化裂解零排放、煤层气燃气汽车技术开发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拓展煤层气利用途径,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

  4、煤化工产业

  传统煤化工的改造升级与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创新相结合,以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着力开发以煤气化、低阶煤利用、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乙炔化工、精细化工、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的技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依托无烟煤资源优势,构建煤炭—合成氨—化肥产业链,构建煤炭—草酸二甲醇—乙二醇—聚酯纤维产业链。依托石灰石资源,发展电石—乙炔—聚氯乙烯—PVC制品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企业在新产品研制、新技术推广、产品链延伸、节能环保改造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动煤基化工产业向技术高端和价值链高端提升。

  5、耐火材料产业

  依托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耐火材料产业发展的优势基础,以高端、节能、绿色、功能化为方向,提高耐火材料的产品档次。以重点发展不定形耐火材料、高温型耐火制品、低能耗耐火制品、复合材料耐火制品为方向,研发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精料精配技术、测试技术,发展特色耐火产品。开发和研究利用中低档次原料生产新型高档耐火材料技术、均质料技术,提高铝土矿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以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为原料的耐火制品研发力度,实现耐火材料产品的系列化、高端化。

  6、装备制造业

  以智能化、专业化、数字化、成套化为主攻方向,主要开展煤矿机械、煤矿电气、通用机械、节能设备、煤化工装备、大功率激光器等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推动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与激光制造、网络协同制造、智能机器人制造等高端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在煤矿机械制造行业,着力解决集开采、掘进、提升、运输为一体的智能化煤机成套设备生产技术及矿井救生舱的升级换代,智能放顶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解决大牵引力采煤机、大截割功率悬臂式掘进机、自动控制液压支架、大输送量刮板输送机、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等新型煤炭机械设备制造关键技术,提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煤矿电气制造行业,重点发展具有变频节能功能的蓄电池变频电机车、无齿轮永磁同步变频驱动调速电机、双风机变频安全排放系统、R型卷铁心矿用变压器、矿用隔爆开关等产品,加大煤矿机电新产品的开发研发力度。在水泵、阀门等通用机械制造行业,重点发展大流量高扬程抗磨损水泵、机电一体化阀门、流量控制阀、特种泵、焊接阀等特色产品,在产品设计、功能集成、制造生产等过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制造、物联网技术等,实现产品功能的互联、自动控制和智能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7、新一代信息产业

  以百度云计算中心为龙头,以东城科技创新园为载体,以“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延伸云计算上下游产业链条。突破LED、信息安全、电子设备制造、云计算、信息服务、物联网产业等关键核心技术,产生一批党政电子政务系统、工业控制安全产品、加密类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终端及服务器等核心产品。攻关虚拟化、高性能存储、云安全、云操作系统等技术,重视大数据升级与应用,加大技术改造提升,推进宽带骨干网和城域网升级建设。发展智慧城市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开展物联网应用系统和规模化应用,加强物联网软件研发,发展RFID、智能传感器、系统模块等感知制造。 

  8、冶金行业

  积极开展冶金行业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冶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煤—电—铝和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完整产业链条的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铝合金型材及铝镁合金材料以及其他优良性能的金属材料。开展大规格铝型材和锻件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扩大铝产品的应用范围。推广拜耳法、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先进烧结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和低碳发展。跟踪粉末冶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展粉末烧结、粉末注射成形、粉末制备技术、粉末压制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加强粉末冶金制件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推进粉末材料产业的发展。

  9、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节能环保新发展、水污染防治及污水再生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社会生态修复的需求,加快节能环保共性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解决制约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加强节能锅炉、高效节能电机、LED照明系统、光伏产品、风力发电设备等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提升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废旧电池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废旧电器回收及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实现产业发展的洁净化、绿色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秸秆等生物质无害利用技术,赤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环境监测、预警与污染控制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矿区及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等的研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0、陶瓷产业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中低档生产线,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实现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生产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地域特色的卫生陶瓷、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为主的系列产品。

  11、磁性材料产业

  发展先进的钕铁硼表面处理技术、机械成型技术、钕铁硼应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研究开发钕铁硼烧结工艺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操作技术,N50以上高档烧结磁体大批量稳定生产技术,耐高温、高矫顽力磁体生产技术,加大高性能磁性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发展微特电机、新能源车用高档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磁疗设备、永磁传感器件等磁材终端产品产业化技术、纳米磁材制备技术、钕铁硼材料再生利用技术、铈磁体材料生产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磁性材料新产品。                                                                                                                                                      

  (二)农业科技领域

  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新模式,实施特色产业化工程,力争在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畜牧业发展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1、种植业

  重点推广以日光节能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以无公害生产、绿色生产为主的果品、小杂粮安全生产技术;以优新品种选育、集约化栽培、冷链物流与保鲜为主的食用菌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以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选育驯化、GAP种植、初加工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为主的改良培肥土壤技术和中低产田改良技术;以精量播种、免耕栽培、立体种植为主的节本增效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以生物农药、物理防治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源头追朔、地标认证、品牌宣传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增值技术。重点支持发展冠山连翘、仙人红薯、西烟小杂粮等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支持西回小米、半沟红薯等杂粮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支持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增强对我市无公害小杂粮产品的宣传、营销。

  2、畜牧业

  重点推广适宜性强、增长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以利用秸秆氨化、青贮青绿饲料养殖牛、羊为主的生态养殖技术;以快速检测、冷链物流与保鲜为主的畜产品质量检测及保鲜技术;以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加工生产有机肥为主的固、液体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规模化生物零排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肉羊、肉牛育肥规模化基地建设,增加肉羊、肉牛的养殖量和年出栏量。加强以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的畜禽服务体系建设和畜禽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3、林业

  重点支持适宜阳泉栽植的造林树、行道树、观赏树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支持现有引进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的培育、种植;支持在全市发展林下禽类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立体生态经济;支持在全市开展矸石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核桃低产园改造、核桃丰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核桃优种采穗圃的建立;支持以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设施苗木基地为主发展苗木及花卉业;支持以翠枫山、狮脑山、药林寺、冠山、藏山为主发展森林旅游业。

  4、农机行业

  推广农业机械化高新技术,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在积极推进玉米、马铃薯、谷子等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特色林果经济作物和现代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加快适用于丘陵山地的中小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快核桃脱皮、中药材全程机械、玉米秸秆粉粹打捆、农药无人控制喷洒机等农机具的推广及应用,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加快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体系建设步伐,培育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提升农机化技术服务和管理能力。

  5、水利

  重点推进以滴灌、渗灌、喷灌技术为主的智能化节水农业,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促进生态水循环技术为主的水循环建设,以水产品新品种引进示范、先进适用养殖技术推广、循环高效水产养殖为主的水面经济发展。以娘子关泉域水质、水量保护为重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度,提升水利科技为水利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气象

  重点支持可快速准确反映农作物长势、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农业气象遥感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建设,引导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建立功能全面、设计先进的粮食安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密度适宜、布局合理、遥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面观测站网,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加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挥系统建设,加快推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观测业务。充分发挥新装备、新技术在农业气象监测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农业气象远程可视监测和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监测业务的自动化水平。

  (三)社会发展领域

  以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集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1、医疗卫生

  加强预防研究,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加强高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职业病、慢性非传染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治技术研究。强化中药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技术开发。注重预防、康复、急救及保健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突出意外伤害、生殖保健与妇女儿童健康、环境因素致病、精神性疾病等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结合云计算应用,逐步建设重大疾病预警、健康信息共享、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临床支持决策、分级医疗、个人健康管理等平台,实现慢性病、传染病、精神性疾病和重点人群的动态监测。

  2、环境保护

  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工业过程低温余热的高效回收、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关键新技术的研发。加强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开发,加快推进清洁空气技术与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强化环境事件应急技术与装备、先进环境监测仪器与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开发。支持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应用,推进节能减排和降耗。  

  3、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

  围绕区域物流需求,集聚相关物流企业,打造完善的第三方专业物流市场,大力推动物流中心的建设。发挥阳泉市独特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仓储、配送系统。加快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的融合互补发展。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家庭网络与智能终端等电子商务平台、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围绕电子商务交易、加密与电子认证、无线射频识别、在线支付、信用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的重要业务应用和服务。加快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业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物流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物流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4、公共安全

  研发应用水电气地下管网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预警技术,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决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能力,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安全检测、控制及管理技术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加强重大疫情的监控、预警和应急防控技术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救治标准化方案研究,研制、推广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提高执法能力的技术及装备。

  5、文化创意

  大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集成应用水平。加强高新技术在设计服务、现代传媒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支持乡村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等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支持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媒体设计、品牌设计等工业设计技术的开发应用。

  6、交通运输

  围绕绿色交通、低碳交通、智能交通建设,提升交通施工及养护、交通运输管理、安全管理及应急机制、信息化等方面的交通科技含量。力争在交通运输管理与信息化技术、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交通技术等方面应用一批成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7、城镇化

  为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开展低碳建筑、低碳环境、低碳生活等相关重大问题研究。支持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建立健全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推进旧城改造、生态新城开发、县城和中心镇及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把阳泉打造成为“生态、智慧、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四、实施科技重大创新工程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带动产业发展的全面创新和转型发展。根据科技发展的重大突破和融合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通过实施科技重大工程,在重点领域进行有效突破,为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互联网+”融合工程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以融合促创新,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广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创新“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众创空间,加快发展我市的“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绿色生态、社会管理、银行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二)智慧城市推进工程

  围绕建设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市的总体部署,实施信息化带动策略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策略,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城市。以推进新一代宽带移动通讯网络和光纤网络建设为契机,建设覆盖城市车站、广场、公园、大型商场、学校等主要公共场所的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连接所有市直部门、区县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政务光纤网络。以国内领先模式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包括人口、法人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运行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采用自助终端、网上查询、移动通讯等多种服务方式,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构建统一、安全、方便使用的公共网络服务系统。以数字城管、智慧供热、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安全等专项应用为重点,大力推进智慧阳泉的建设。

  支持企业逐步发展物联网,加快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自动物料储运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向服务业渗入,提高服务业的智能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的高度融合,实现城市基本要素的感知自动化、功能智慧化和管理智慧化。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建设农产品批发和农资、农机采购等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农业资源、农产品价格、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农业专家、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建立并完善全市范围的多功能教育信息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接入远程教育系统,逐步完善全市通用的、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公用教育信息资源库,并积极提高应用水平和效益。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疫情监控、医疗服务、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卫生监督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信息系统、公文电子传输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城市数字管理系统、电子应急处置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煤炭产业发展转型工程

  围绕煤炭产业“六型”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煤炭产业的高端化和多样化。一是大力推动煤炭深加工技术发展,提升煤炭产业附加值,提高煤炭产品的洗选配比例,提高煤炭质量,提高煤炭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全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大力发展铝工业,积极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三是全力推动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转化力度,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努力形成现代煤化工为主,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煤基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四是大力推进煤层气抽采及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开展煤层气先进勘探、煤层气抽采技术和安全集输技术研究,推动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实现抽采全覆盖。五是大力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在煤矿综合机械化采掘全套设备、井下电器设备等方面的研发制造能力,重点支持自动化智能化采掘重型机械装备、安全监控信息化系统、现代煤化工装备的技术进步。六是提高煤炭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发展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和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落实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在装备制造业,开展煤机、煤电装备制造和泵、阀通用机械的研究示范,发展光电、环保等高端装备制造。在信息产业方面,开展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及地理信息等相关软硬件产品及平台的应用示范,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光伏发电、风电、瓦斯发电、生物质发电的示范应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煤层气液化、煤层气提取纳米碳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铝镁合金材料、煤化工新材料、高端耐火材料、非金属材料、智能材料等。在节能环保领域,加大对城市矿产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余热回收利用,低碳技术利用和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推广。在生物领域,开展生物复合肥、生物农药(兽药)、道地药材种植和深加工等技术研发。

  (五)低碳创新发展工程

  落实《阳泉市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实施重大低碳建设工程、产业减碳计划、企业低碳行动、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在煤炭开发利用方面,实施煤炭分级高效转化技术,高附加值化学品和高效燃气制备技术、煤炭高效洗选技术、劣质煤提质技术以及煤基化工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化、高效化开发利用。以煤层气抽采利用为主线,开展示范区域性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研究,打造煤层气抽采利用完整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碳减排、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的协同发展。针对煤炭、焦化、电力、钢铁、化工、水泥行业的典型能耗过程,研究和推广过程优化设计、工业余热回收新途径,实现系统高低温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重要燃煤行业CO2集中排放源的吸附捕集利用为主线,建立CO2资源化转化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实现CO2资源的规模化高效转化,打造CO2利用创新链。以开发新型能源为主线,开展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形成高端化风电设备创新链。加强沼气技术推广。推进页岩气开采和利用技术研发。在社会生活领域,倡导低碳出行,推行低碳办公,建设低碳建筑,促进低碳消费。

  (六)农业发展现代化工程

  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走以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农机化为主导的发展之路。完善土地有序高效流转,大力倡导无公害农业健康发展。抓好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生态休闲农业,推动降本增效提质的循环农业发展,促进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畜牧、核桃、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小杂粮、中药材、养蜂、水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研究,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举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作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扶持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农家乐等新业态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阳泉农产品实体和网上交易平台,构建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等公共服务平台。

  (七)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工程

  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整合现有的科技服务机构,实现科技服务资源的聚集和集中。大力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科技服务业,鼓励“引进来、走出去”,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促进科技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鼓励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重点延伸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精品文化、精品旅游,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刻花瓷、砂器、煤雕、陶器等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和动漫、科幻等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发展电商、快递、连锁经营、线上线下等新型业态,提升物流产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五、创新发展举措

  实施创新驱动,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通过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调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简政放权,强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的监督指导等职能,加强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建立市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科技战略进行布局和设计,对全市科技重大项目进行联审与评价。根据全市产业结构现状,聚焦产业转型的重点、焦点、难点,建立与国家、省五大科技计划相对接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形成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市科技专项资金(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科技经费管理新模式。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高使用效益。逐步建立统一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奖励在激发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吸纳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政策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提升企业在科技事务上的话语权。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积极申报各级技术创新和研发类项目,保证80%的市级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类项目由企业承担。围绕特色和优势领域,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铝矾土综合利用、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行业支持企业自建与联合组建重点共性技术(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采取“一企一策”,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引导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小微企业,鼓励科技人员领办或参与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鼓励利用互联网技术,基于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方式,为小微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实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较强、产品和服务在行业和细分市场占一定规模的小微型企业纳入培育体系,扶持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探索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对现有中小企业进行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学习借鉴科技创新券政策,采取事后补助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创新机构购买技术咨询、检验检测、科研设备使用、技术培训等服务。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将商业模式创新纳入科技计划予以支持。引导企业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完善企业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等体系,在产业组织、产品、经营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动力的新业态。探索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计划、持续性地增加研发投入。落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制度。全面落实普惠性财税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所得税试点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企业加大在科技创新的投入。

  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在产业转型、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争取省厅更多支持。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由骨干企业牵头、产学研协同的科技攻关机制,解决制约区域、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难题。加强各类技术交流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吸引外地企业或研发机构在市内建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实现军工与地方优势互补。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及平台。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健全权利人维权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拓展专利保险业务,建立知识产权评估规范。进一步实施专利驱动战略。制定基于我市产业结构、科技资源和人才现状实际的专利奖补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提升专利申请量和申请质量,保证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加速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

  出台阳泉市招才引智的政策措施,建设好开发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海外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利用3~5年的时间,引进和培养10~20个在我市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或实现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鼓励阳泉籍在外创业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落实重奖科技功臣和科技企业家的制度,加强对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奖励,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要针对本地产业现状和人才需求,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本土技能型人才。各类企业在享受政府人才政策上一视同仁,加快集聚和储备一批能承接本地产业,具有较强转化、吸收、再创新、再提升能力的本土创新人才。打破身份限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和各类组织中兼职。经所在单位批准,科研人员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三年保留原有身份和职称不变。贯彻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成果主要完成者受益的比例。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四)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创新平台

  整合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城科技创新园的优势资源,聚合科技创新要素,实施园区提质升级创新工程,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统筹全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实施升级再造工程,围绕产业特色优势,完善园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机构引进和建设支持力度,推进科技创新资源聚集与共享,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成基本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物质和信息支持体系。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市开放创新的引领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落实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系列政策,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扩容工程。市高新技术创业园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拓展孵化器发展空间,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继续完善平定金潭小微企业孵化器、盂县育鑫园企业孵化器、郊区万新科技创业孵化器、开发区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推动孵化器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金融投资体系,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引入法律、财务、评估、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办理平台。鼓励民营企业、阳煤集团等大型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各类专业性孵化器。到2020年,全市孵化器数量显著增加,孵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以市高新技术创业园为龙头,各县区孵化器和企业专业孵化器互补互助,科技资源聚集,产业特色明显,服务体系齐全,创新创业活跃,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科技孵化体系。

  落实我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实施办法》,实施众创空间建设示范和推进工程。在创业资源丰富和配套服务设施相对齐全的社区和区域,建设一批以特定科技基础设施、行政服务体系、人居环境为支撑的科技创业社区。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科技社团、科技企业等的作用,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孵化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实施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方式,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到2020年,建成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15家,大学生创业园1家。

  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全省大型科研仪器、数据、文献等各种科研共享服务平台,为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优化科技资源,构建集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发布及咨询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技术转移共享平台,重点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促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立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信息和交易平台。加强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县、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扩大县域科技资源共享范围,面向企业、园区提供信息、人才和技术等综合服务。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科技成果有序快速转化的市场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扶持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的转化。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技术交易体系,逐步建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成果评估、交易仲裁等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完善技术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活跃技术产权交易,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途径。

  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流通渠道,本地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一是鼓励我市的科技成果和专利首先在市内转化,本地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本地政府要优先采购使用。对本地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后优先使用本地产品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以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二是支持本地企业联合科研院校组织技术研发,提升我市科技成果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源头的价值。三是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办法,提高奖励额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科技成果,实行科技成果后补助政策。四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形成互联、互动、互补、互通的技术市场体系。

  (六)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稳定支持重大战略性产业和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和创业。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资本金募集和运作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探索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成长。探索设立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实施众创空间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和创新存量。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综合运用稳定性支持、引导性支持、奖励和后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阶段参股、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参与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的实施。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份投资基金、天使投资等在我市开展创投业务。

  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动阳泉金融振兴的实施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融资租赁业务,面向科技型企业设计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要创新特色科技信贷品种,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和订单贷款等金融工具,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支持“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建立股权众筹、P2P线上融资平台,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服务。研究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金融资源和科技企业的聚集和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企业的授信规模。落实《阳泉市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细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在上交所、深交所和“新三板”上市的企业,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发行私募债券,实现股权交易融资。制定和出台促进创业和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和境内外投资机构积极从事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活动。积极建立多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和科技投入资本的收益保证机制,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考核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要学创新、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主动支持、引导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统筹协调,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将科技创新发展成效纳入干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进行专项督查,年终进行考核评价。加强科技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落实鼓励激励政策,充分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

  (二)落实科技政策法规,改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认真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领导,完善科技工作的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行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激励政策,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完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三)加强社会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营造科研诚信氛围。科研管理机构要为申请、执行、评估评审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作为审批申请项目、承担评估评审工作的依据。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或科研奖励、提交科研成果时,对材料的真实性予以承诺,秉承后果自负的原则;对诚信违规行为予以惩罚,采取撤销科研计划、收回科研资助、否认科研成果等措施,并对相关人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科研活动予以限制。加大公共监督力度,建立项目申报、奖励评审、科研考核的公示机制及平台,扩大公众对科技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科学研究同行的监督,在政策监督机制的层面上进一步促进科研诚信的建设。  

  (四)营造崇尚科技,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基地,经常性举办科普展览、科技报告会。开展“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科普强企、科普助教”四大科普计划,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职工技术比武、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加强政策宣传,展示创业成果,为创业创新提供展示平台。积极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促进投资对接和互动交流。拓宽传播渠道,引导各类媒体宣传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推广成功经验。在劳动竞赛和“五一”立功表彰活动中要积极发现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五)推进科技创新廉洁发展。健全防腐促廉工作机制,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廉洁从政作为“工作底线”严格坚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着力增强推动廉洁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带头廉洁自律,带头廉洁用权。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运行边界,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推进科学施政、依法从政、从严治政、清廉从政,创造良好发展环境。